松山湖盒子美术馆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悠兰里ULAND-松山湖文化艺术街区,街区的建设旨在促进在地文化艺术的联结,通过文化、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引入丰富的艺术资源,打破行业壁垒,激发无限的创新潜力。同时,这一地标性区域将面向公众全面开放,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验。
美术馆是文化艺术街区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约为2142平方米,是A2号建筑,与街区内的另外四栋建筑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从高空俯瞰,五栋形似帆船的建筑形成了一个优雅的圆弧状布局,营造出一个向心而聚的半围合空间,既保持了空间的开放性,又提供了良好的私密性与领域感。

美术馆在保有原建筑整体性与设计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了精细的改造与升级。外墙采用质感丰富的陶板材料,既增强建筑的视觉效果,又确保了其耐久性。中庭区域安装了大量高透玻璃,使自然光线能够充分渗透至室内,为美术馆内部空间带来明亮与通透,同时也增强室内外视觉联系。
馆内空间设计则充分考虑了其作为艺术展示空间的功能需求。原一楼与二楼的空间被重新整合为空间更开阔、层高更高的一楼展厅,是举办各类专业艺术展览的理想场所。二楼空间则被打造成一个集阶梯报告厅与两处展厅于一体的多功能区域,驻地艺术家展览、学术讲座、艺术沙龙、小型音乐会或戏剧表演均可以在此空间开展。具备丰富可能性的展示空间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多元化的文化体验。
空间动线设计方面则优先考虑观众观展体验,湖畔入口处设置电梯厅,此外还特别设置了旋转楼梯,从一楼至顶层空间,形成一条流畅而富有节奏感的观展路径。这条路径不仅引导着观众逐步深入美术馆的内部空间,还旨在让观众在攀登的过程中,逐渐进入盒子美术馆所营造的艺术空间,感受艺术带来的独特魅力。

松山湖盒子美术馆委托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策划组运营管理,聘请范勃担任馆长,刘可担任执行馆长,周力担任艺术总监,邓子军担任副馆长,冀然担任学术副馆长。美术馆的运营策略是将场馆融入到一种有机的、充满协同和共享机制的文化关系中,嵌入松山湖社区,助力东莞当地文化生产与发展,面向全景下的性别、年龄、身份和族裔人群,定期举办展览、艺术课程、公众实践等活动,丰富社区生活,探寻公共美学语境下的共享、共建、共创和共治的文化价值。同时,美术馆将通过与国际艺术机构、策展人以及艺术家深度合作,致力于融合地区及国际资源,助力东莞以及湾区艺术生态的多样性发展以及与国际艺术文化的深度交互。
美术馆自2024年12月27日起面向公众全面开放。

